新华财经北京1月23日电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行业龙头引领回购潮机构看好港股估值修复行情
近期,港股回购浪潮汹涌。据Wind统计,2025年以来,已有超120家港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总金额超220亿港元。行业龙头公司的回购节奏和力度不减,其中腾讯控股今年以来累计回购金额已超140亿港元。机构人士表示,2024年港交所推进库存股机制改革,推动了更多港股公司加入回购队伍。持续性的回购活动也释放公司估值被低估的信号,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港股市场未来有望在宽幅震荡中上行。
·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出台实施方案引导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中国证监会1月22日消息,近日,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同意,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一批“红包”正在路上 31家上市公司拟春节前派现
A股有31家上市公司即将在春节前派发2024年中期分红、三季度分红或年度特别分红,另有16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推出了新的分红预案。以股息率标准衡量,以1月22日收盘价计算,前述47家公司中,有8家分红股息率超过2%,最高的超过3%。此外,部分上市公司近期还推出了新的股东回报规划,未来数年现金分红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
上海证券报
·资本市场迎“长钱” 公私募苦练内功争做压舱石
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类中长期资金的参与,公私募基金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显然承担着重要职责。近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明确提出,要引导督促公募基金管理人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推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规则落地。
·央行等五部门出台20条措施:对接国际高标准在金融领域支持试点地区推进制度型开放
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金融领域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便利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转移汇入汇出。
·宁德时代达成基金重仓股“三连冠” 贵州茅台退居第四
2024年四季度,A股市场震荡调整。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公募基金整体权益仓位基本与三季度末持平,混合型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较三季度末小幅提升。基金四季报显示,宁德时代连续第三次成为公募基金头号重仓股,腾讯控股位居次席,美的集团位居第三。此前长期位居基金头号重仓股的贵州茅台,跌出基金前三大重仓股,屈居第四。在四季报中,基金经理普遍看好科技股后市机会。
证券时报
·消化存量控增量多城楼市“去库存”提速
“去库存”是2024年房地产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多城的新房库存压力也得到缓解。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随着一系列精准政策的落地,2024年四季度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规模明显下降,目前去化周期相比最高点减少了5.5个月,意味着去库存周期迎来了拐点。有分析人士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去库存”仍在路上,消化存量与优化增量的举措要并行。2025年,去库存仍然是房地产行业的重要工作之一。从克而瑞研究中心的统计可以看出,部分城市仍然面临着艰巨的去库存任务。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城市达成阶段性的去库存目标,市场信心有望随之回升,并成为2025年行业筑底企稳的关键力量。
·保持春节流动性充裕央行开展万亿规模14天期逆回购
为对冲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现金投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1575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由于当天有9595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在22日实现逆回购净投放1980亿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昨日开展历史最大规模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主要是为了对冲大额7天期逆回购到期,同时在节前适度向市场投放流动性,避免资金面大幅波动。
·三大科技明星基金经理持仓曝光坚守算力行业配置更加均衡
2025年开年,AI行情继续主导市场,重仓基金的动作也备受市场关注。近期,雷志勇、金梓才、莫海波等多位科技明星基金经理陆续发布了2024年四季报,最新调仓动作随之曝光。整体来看,以光模块、数通PCB、AI芯片为代表的算力方向,仍然是基金经理的主攻方向。但与此同时,基金经理们对AI应用端的布局出现了一定的分歧,且有逐渐向消费等行业分散配置的趋势。
证券日报
·地方两会密集召开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划重点”
近期,地方两会密集召开,与资本市场相关的重点内容纷纷出炉。在上市方面,今年地方政府强调推动高质量、科技型企业上市;在融资方面,强调壮大耐心资本;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方面,强调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市值管理。
·动力电池退役高峰将至回收产业能否迎来高光时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有的动力电池回收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相关政策也有待完善。“如何帮助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效执行‘生产者责任制’,以完成产业链降碳,以及如何利用和提炼出动力电池的最后一丝价值、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些都是回收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北京长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董秘闫超向记者表示。
·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陆续出炉深市消费类公司表现亮眼
受益于一系列政策支持,深市消费类上市公司2024年整体表现良好,众多公司业绩实现增长,显示出消费市场的活力和潜力。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21日,深市大消费行业共有58家A股公司披露年度业绩预告。其中,36家公司预告实现盈利,7家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下限超5亿元。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声明: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只提供信息参考,涉及资金炒股投资,请慎重在做投资判断,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
文章标题: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月23日
链接地址:http://www.xiaosayihui.com/gushi/202501233305371893.shtml
猜你喜欢:
- 多家A股公司披露股份转让公告!私募、牛散大举扫货 2024-09-12
- 8月份汽车出口大增 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 2024-09-12
- 并购重组进入“活跃期” 沪深两市月内已披露8单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2024-09-12
- 周鸿祎:不打算买iPhone16了 华为Mate XT创新超过了苹果! 2024-09-12
- 网络安全周多领域“黑科技”涌现 细分赛道成网络安全企业“必争之地” 2024-09-12
- 200余项融合创新成果亮相服贸会 2024-09-12
- AIGC、VR、MR齐上阵沉浸体验“中轴线” 2024-09-12
- OTC中成药集采来了 感冒清热颗粒首当其冲 小型药企或承压 2024-09-12